产品描述

服务项目规上企业培育 优质服务一对一服务 服务单价面议 服务范围广东 服务类型规上培育申报/项目申报

*四章  部门职责与分工
*八条  区经济促进局负责本扶持办法所涉及区级奖励扶持资金的预算编制;组织企业申报奖励扶持资金;开展申报材料复核;形成奖励扶持方案报区审批。
*九条  区财政局负责资金预算的**;办理资金;组织实施专项财政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
*十条  区负责核定企业类型;核定企业申报首年奖励时是否“进入名录库”;核定企业申报第二、三年奖励时是否“仍在名录库”;核定商(协)会申报奖励时所服务的对象是否“进入名录库”。
*十一条  区税务局负责核定企业当年区内纳税额较进入名录库**年的增量。
*十二条  各镇(街道)负责本扶持办法所涉及镇级奖励扶持资金的预算编制;推荐辖区内商(协)会为工业企业“小升规”提供服务;发动辖区内企业或商(协)会申报奖励扶持资金;收集企业或商(协)会申报材料;核对企业或商(协)会申报材料中复印件是否与原件相符;对企业或商(协)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报送区经经济促进局。
广州市规上企业培育奖励奖励时间
*二章 扶持对象和标准
  *三条  扶持对象
在南海区行政区域内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近三年在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过程中不存在违法违纪行为、具有立法人的企业,或者经南海区门批准登记成立、在南海区行政区域内有固定办公场所、近一年年检合格的商(协)会。具体分为以下类:
类:2019年进入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以下简称名录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第二类:2019年进入名录库的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年纳税额不低于20万元的内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法人企业;或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企业;或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或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企业,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业。
“以内的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是指具有总承包、承包、(拥有住房和城乡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证书》),并取得省住房和城乡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业法人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企业。
第三类:经镇(街道)推荐且成功服务南海区工业企业于2019年进入名录库的商(协)会。
广州市规上企业培育奖励奖励时间
**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佛山市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小组的作用,将小升规工作作为全市各级经济工作的重要内
容。各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小升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工作进度安排表,明确责任分工,具体落实到人,定期收集并汇总上报本区内有关登记进入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和申请退库的企业数量及相关工作情况,确保完成市下达的2019 年小升规预期目标任务。市各要高度重视、各司其责、形成合力,主动整合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加大对小升规工作的支持。(各区,市各有关部门)
(二)加强监督检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统筹全市小升规工作情况,及时将各区、镇(街道)的进展情况报市委、市有关部门。市督查室要将各区及市各有关部门培育小升规工作纳入市《工作报告》专项督查范围,加强对小升规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不定期通报各区、镇(街道)小升规工作进度,对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市督查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规上企业培育奖励奖励时间
扎实开展小升规后备企业培育工作。
1.加强实地走访和企业调研工作。各区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注意主动收集企业在小升规前后面临的**问题,能解决的集中力量当地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报上级部门协调处理并跟踪落实。(各区)
2.广泛开展政策宣贯和培训工作。2019 年培训的重点是消除企业登记进入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的顾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联合市和市税务局等,汇总各类涉企优惠政策措施,包括财税管理、统计规范等企业服务信息,对各区、镇(街道)工作人员和商(协)会等涉企服务机构人员开展小升规工作能力提升培训,共同做好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各区、镇(街道)要针对本区域内后备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和专题培训活动,提高企业的小升规意识和积性、主动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各区)
3.认真做好小升规后备企业的培育和登记进入统计联网直报名录库工作。加大对小升规后备企业的帮扶力度,持续深入开展“企业暖春行动”“挂点联系企业”和不定期走访企业等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小微企动转型升级上规模。(各区)
http://gzkexiong.b2b168.com

产品推荐